一场泰柬之间的“文化武器”之战:佩通坦的绝地反击
原本看似单纯的文化争端,实则暗藏着多方势力的刀光剑影。7月9日,泰国前总理佩通坦以新任文化部长的身份,签署了上任后的首个政令,单方面叫停了原定于本月移交给柬埔寨的20件高棉文物。这一举动,将泰柬之间的博弈从领土争端升级为文明正统之争,而佩通坦则上演了一场绝地反杀。
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7月1日,泰国宪法法院以7:2的投票结果暂停了佩通坦的总理职务。然而,就在裁决宣布前的三个小时,泰王却以惊人的速度签署了内阁改组令,任命佩通坦为文化部长。这一举动并非偶然,泰王似乎有意让她手握“文化武器”,以反制柬埔寨的洪森政府。王室甚至通过隆重的“跪拜受职仪式”对外传递明确信号:停职并不意味着彻底出局。
展开剩余75%与此同时,泰王还调整了内阁中的关键职位:亲信普坦被调任为内政部长,牢牢掌控着警察系统;国防部长则由一位中立派人士担任,以防止军方反扑,并避免权力真空的出现。这一系列布局,直指洪森此前的战略围剿。今年6月,洪森泄露了一段通话录音,当时泰柬两国正因边境交火事件而关系紧张。泰王深知,他信家族是制衡军方与改革派的关键棋子。如果佩通坦彻底倒台,保守派独大将威胁到王室的权威。尽管佩通坦的父亲他信正因“冒犯君主罪”面临审判,但王室默许其女掌权,显然是希望借助西那瓦家族这把利剑,刺向柬埔寨的“文化扩张”。
佩通坦接手文化部后,迅速展开反击。她以“财政审查”为由,叫停了原定移交的20件高棉雕塑。这批文物牵涉到柏威夏寺等争议领土的文化符号,柬埔寨文化艺术大臣彭萨格娜虽然火速致信表示“愿承担所有费用”,但泰方对此置之不理。佩通坦的举动显然并非出于经济考虑,而是为了在她被洪森录音“背刺”下台后,重新树立文化主权。她还同步推动泰国皇家服饰申遗,直接指责柬埔寨将泰式婚服图片纳入非遗申报的“文化剽窃”行为,成功点燃了泰国国内的民族情绪。
佩通坦巧妙地利用文化部职权,切断了对柬埔寨的“软实力输送”。她暂停了争议地区的互联网服务,限制柬埔寨的燃料进口,甚至试图阻挠柬埔寨通过联合国塑造“高棉文明正统”的企图。在呵叻府巡游节上,她与举着“佩通坦加油”横幅的支持者亲切握手,而她的父亲他信则隐身幕后,为她出谋划策。父女二人联手将文物争端变成了一场民意翻身仗。
面对佩通坦的精准反击,洪森父子显然有些措手不及。今年6月底,洪森曾放话“泰国三个月内必换总理”,其子洪玛奈也宣称“泰国内部分裂难解边境冲突”。然而,在佩通坦颁布文物暂停令后,柬埔寨突然中止了所有攻击性言论,仅通过外交渠道发函抗议。柬方断水断电的反制措施也未能奏效,最终只能被迫转向国际法院申诉领土争议,暴露了其在软实力方面的短板。
更深层次的溃败体现在文化战场上。近年来,柬埔寨大力推动吴哥窟、高棉舞蹈申遗,试图将泰国传统元素纳入“高棉文明”体系。佩通坦以文化部长的身份,指控柬方“非遗材料盗用泰式婚服”,并暂停了所有跨境文化合作,直接打击了洪森塑造中南半岛文化话语权的野心。
然而,佩通坦的危机并未彻底解除。宪法法院给了她15天的答辩期,如果最终裁定其通话“违宪”,她将面临永久罢免总理职位的风险。与此同时,他信的“冒犯君主罪”也将开庭审理,父女二人的命运紧密地捆绑在一起。民调显示,超过82%的民众要求她辞职或重新选举,但呵叻府巡游节上组织化的支持者高呼口号,也显示出佩通坦团队有备而来的悲情公关策略。
目前,军方的态度成为最大的变数。第二军区司令本辛曾被佩通坦骂作“政府敌人”,如今边境部队仍然听从他的指挥。泰王通过副总理苏瓦特陪同佩通坦公开亮相,释放出“王室-军方-西那瓦”暂时和解的信号。而中国“希望泰国稳定”的表态,则暗示着地区大国对当前权力结构的某种默许。
这场由文物争端引发的泰柬博弈,实际上是泰国国内三股势力——王室、军方和西那瓦家族之间的一场致命博弈。佩通坦能否在逆境中成功翻盘,西那瓦家族的命运又将如何,这场“文化武器”之战的最终结局,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